热线电话:029-87214923 / 87251110
发表时间: 2023-09-12 09:38:02
作者: 陕西省老年健康服务中心(陕西老年健康报)
浏览:
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如何保障好生活在山川原地上的300多万宝鸡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宝鸡市卫健委通过组团式帮扶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工作途径,持续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人员培养及临床专科建设,完善配套医疗设备,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盛夏时节,省卫健委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主题采访小组,实地采访调研了当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
“再大的病,在我们县医院也能看了!”
“轻轻抬起手,活动一下……”在扶风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63岁的张奶奶正在进行康复治疗。几个月前,张奶奶肘关节骨折,本以为需要去省市的大医院,没想到在她家门口的县医院就成功完成了手术。
“我们秉持‘一流的质量让病人放心、一流的服务让病人称心、一流的环境让病人舒心’的目标,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扶风县人民医院院长马忠科介绍说:为了让群众能就近看好病,我们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邳州市人民医院等对口支援医院“结对子”,管理、人才、技术、服务等能力持续提升。如今,医院已建成并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
“通过积极对接省市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利用远程会诊等信息化技术支持手段,重点提升了县级医院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疾病防治能力和疑难重症诊疗水平。”宝鸡市卫健委基层科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以来,宝鸡市按照“市强县优镇活村稳”的改革思路,积极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了县域就诊率。
“现在看个病,真的是太方便了,你看打印报告单我都能自己打印嘞。”走进凤翔区中医医院大厅,记者便听到患者的这样感叹。对此,该院院长蒲周祥一边给记者操作示范“智慧医院”操作软件,一边解释到:我们在保持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打造就诊流程现代化的“旗舰”医院,有效提升了医院健康服务的人性化、智慧化、便捷化和特色化。
“三年了,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2023年2月27日,凤翔区医院正式升格为三级综合医院。对此,凤翔区医院院长韦灏感叹道:历经三年,医院管理全面提质增效,“三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介入技术全面开展,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极大提升,各项指标均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
“在卫生院,就有‘大医院’的大夫看病”
“我今年68岁,不是这个社区的,是专门来这边看病。”在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安馨家园卫生室里,刘大爷因为神经痛来到这里进行中医理疗。
“年纪大了,不用跑远地方看病,真是太好了。”刘大爷如此感叹道。原来,千阳县人民医院派驻1名较有声誉的中医医生长期来该卫生室坐诊,年门诊量达2万余人次。如今,安馨家园卫生室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配备西药180个品规,中草药 200 余种,开通了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直通车报销工作。
在千阳县基层医卫微信工作群里,记者看到:草碧镇卫生院在开展医疗组操作实训考核,崔家头镇卫生院在县医院急诊科学习电除颤术操作,南寨镇中心卫生院在进行岗位技能“大比武、大练兵”……
“我们充分利用县级中医医院和镇卫生院‘中医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人员、技术、服务向基层合理流动和基层人员培养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市、县医院临床专家、管理骨干下沉到医共体基层进行帮扶,全面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促进了分级诊疗有序开展。”宝鸡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那时,狭窄黑暗的过道、破旧斑驳的墙壁、设备缺乏的诊疗室……卫生院的条件简陋,治疗室里夏天热得喘不过气,冬天给病人输液手都冻僵了。”这是扶风县法门中心卫生院医生对曾经工作环境的记忆。如今,在新建成的法门中心卫生院里,记者不仅看到宽敞明亮的诊疗环境里,已经拥有了一批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还建成了口腔科、中医科、老年科等多个临床诊疗科室。在该院2楼,记者还看到该院还建设有“扶风县心电医共体远程工作站”。该院的医生自豪地对记者说:“如果附近村民有什么突发的疑难杂症,我们随时都能连线,让省、市、县的医疗专家进行会诊……”
“这次培训学习我是带着问题来的”
“这次培训学习我是带着问题来的。结合我自己诊疗中遇到的难题和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向不同专业的老师讨教,都得到了详细解答。”在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参加培训的扶风县天度镇下寨村卫生室的51岁村医齐利娟说起参加培训的体会,言语中带着收获的喜悦。
“我是乡亲们推举出来的村医,群众基础好。我以满腔赤诚服务大家,乡亲们也以感恩之心回馈我。”说这话时,麟游县常丰镇中心卫生院苏家村卫生室53岁的村医张新生的声音有些哽咽。原来,去年8月份,他在因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辗转住院治疗中,乡亲们经常带着鸡蛋、牛奶和现金探望他。在乡亲们的鼓励与牵挂下,他积极与疾病做斗争,目前已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自己曾经当过病人,当神经内一科主任李筠现场进行闭目难立、后拽试验、指鼻试验、轮替试验、握指试验等专科查体现场教学时,他很快对应起来学习掌握了。
近年来,宝鸡市采取“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策略,以村医本地化为目标,组织实施农村医学本科生、专科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工作,加强与校地合作,持续开展乡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人员的诊疗和服务能力。今年,为了扎实提升乡村医生培训的效果,宝鸡市卫健委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第三医院,分6批次对基层380名乡村医生进行了脱产培训,采用看、听、讲、论等培训方式,对村医全科医学理念、实践操作技能、基层适宜技术等进行培训,让村医进一步夯实了用得上、用的好的看家本领。
“现在,咱也有家庭医生上门来看病了”
“我们这里真的太偏远了,看个病光路上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全靠卫生院的大夫来家里给老人看病。不管刮风下雨,只要老人身体不适,都是随叫随到,我们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满意。”在陇县李家河村,正在地头干活的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我们承担着辖区内9000余人次的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十四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陇县李家河卫生院卫生院负责人保广文介绍说:“面对辖区村庄偏远,留守老人就诊路途艰辛等问题,我们转变了医疗服务理念,开展了送医送药送健康、巡回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组建了一支以全科医生、执业护士、乡村医生、公卫人员为主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辖区 3000余常驻群众、62户重点人群及354名慢四病患者、48名大病患者落实季度、月随访,上门巡诊健康指导三步骤;对需要治疗的群众进行免费诊疗,分析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次日将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送至家中,告知患者规范用药和个性化健康指导。”
家庭医生签约项目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在宝鸡市的山川原地,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头,我们总能看到背着药箱的“白大褂”奔忙的身影,他们或在为群众做健康家访,或在为村民把脉诊病。
(陈太富 田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