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9-87214923 / 87251110
发表时间: 2023-09-05 10:41:55
作者: 陈太富 刘婷婷
浏览:
核心提示:陕西省1971年开始承担国家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援马拉维医疗队自2008年选派第一批起,累计派出10批169人次。第10批援马拉维医疗队由西安市6家医院和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延大附院等11家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涉及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影像科、中医科等专业共17名队员,分别在马拉维首都“卡姆祖中心医院”和马拉维第三大城市姆祖祖的“姆祖祖中心医院”工作。医疗队的援助工作主要包括临床医疗工作、临床带教和各类讲座、组织医疗队进入村镇义诊、向受援医院定期捐赠医疗物资……援助8个多月来,医疗队先后收到锦旗3面,感谢信3封;完成马拉维卫生部认证的马拉维全国首例手术/麻醉病例6例,受援医院院级首例5例;马拉维国民报、马拉维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他们的事迹给予了报道。8月底,省卫生健康委学习贯彻二十大主题采访小组与该医疗队网络连线,采访了他们的援外工作情况。
“中非携手暖童心”活动正在进行中,医疗队员们深受小朋友们欢迎
初到马拉维,就遭遇上“停水停电虫子跑”
“我和妈妈终于踏上了非洲这片陌生的土地,来到了爸爸的驻地……眼前的景象令我无比震撼: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坑坑洼洼的泥泞道路,光着脚、头顶重物负重前行的人们,衣衫褴褛的母亲用碎布裹着婴儿背在身后……爸爸说,这里蚊虫的叮咬会传播疟疾,不注意饭前洗手和饮食卫生,就会有感染霍乱等各种疾病的风险。第二天,爸爸带我和妈妈去参观了他所援助的医院……只有一座座矮小的平房,上百个病人和家人挤在一起,破旧生锈的病床像要散架了似的,墙壁上爬行的蟑螂令人作呕,空气中弥漫着鱼腥样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严重缺医少药……我知道,这里需要像爸爸这样的医生……”这是医疗队宣传员、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朱金文的女儿,来援外医疗队驻地探亲时写下的一段文字。
“刚进科室不久,当地一位同事的一句话,使我特别震惊:‘Nothing is fresh here’(这里没有新鲜骨折患者)!就是由于手术室少,医疗人员和医疗器械、药品缺乏,患者不能及时手术,导致很多患者都拖到了骨折畸形愈合的时候才能等到手术机会。而且手术室、住院病房的消毒条件非常差、患者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骨科感染特别多。”朱金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骨科患者非常多,病房里各种开放性、闭合性骨折人满为患。其中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从树上摔下来后,因为没有医疗条件得不到有效救治导致截瘫,这使他感到非常遗憾,也很内疚。
张良医生为当地患者艾灸
“初到马拉维,就遭遇‘停水停电虫子跑’的困扰,房间墙壁上壁虎、蟑螂到处爬;院子里面的狗叫、周边嘈杂的喧闹声让人彻夜难眠。白天停电对生活影响还不大,如果晚上停电就只能早早休息。停水再通水以后,一两天内自来水都是红色的,满是沙子。有一次,连续停水三天,备用水也枯竭了,大家只能很无奈但奢侈地用桶装纯净水洗漱。直到现在,每当看到大蟑螂、大老鼠在屋里窜,还是会跳起来尖叫。”医疗队队员张良说。
17名队员开创出6个“全国首例”
今年元月19日,援马拉维中国医疗队的外科医生王晓锋在姆祖祖中心医院成功完成一例腹腔巨大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时,在手术设备极其简陋、医疗耗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该例疑难手术,为医疗队后续开展工作奠定了信心!该病例受到了当地多家媒体的报道及转载。
谭敬医生为当地医生及实习学生讲解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操作要领
此后,医疗队又相继完成了6项马拉维“全国首例”:2月7日,麻醉医生谭敬给一例困难气道患者,完成首例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月12日,朱金文完成首例腰椎骨折后路微创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并在手术中积极给当地医生带教指导;2月19日,朱金文完成首例颈椎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术”;2月20日,麻醉师苏晗完成首例“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术”,配合当地医院完成了上肢骨折手术;3月3日,朱金文完成首例“第1/2颈椎脱位后路切开复位经关节螺钉固定术”;3月28日,朱金文完成首例基地粉碎型齿状突骨折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下峡部螺钉固定术……
截至7月底,医疗队员们共完成马拉维卫生部认证的马拉维全国首例手术/麻醉病例6例,卡姆祖中心医院首例3例,姆祖祖中心医院首例2例;完成门急诊手术及收治住院患者6000余例,参与重危抢救百余例,手术、接生人数千余例,麻醉500余例,通过带教及讲座培训当地医务人员500余人次。
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6月28日,谭敬为姆祖祖中心医院当地麻醉医生进行了第二次“颈内静脉置管”理论授课。
6月上旬,谭敬去首都义诊工作期间得知:由于当地麻醉医生不会中心静脉置管,一位脾切除患者术中失血较多,突发血压下降进而心跳骤停没能抢救过来。她心情特别沉重,她想,如果当时自己在场或者有医生会快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这个患者能多一些抢救成功的机会。颈内静脉置管手术不算太复杂,但颈内静脉周围有大血管及胸膜等重要结构,术中一旦误伤没有及时发现,后果会非常严重。于是,她决定尽快将颈内静脉置管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说干就干。谭敬不顾出差长途跋涉的劳累,返回当天她就开始查找英文资料,着手准备讲授内容,并在6月16日上午进行了第一次“颈内静脉置管”理论授课。通过第一次讲解,当地医生对此项技术很感兴趣,认为非常实用,希望尽快掌握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上。针对当地医疗状况和医生特点,在第二次授课中,谭敬不仅讲解了“颈内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还重点讲解了操作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原因和应对方法、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我也从当地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英文听说能力也在工作和授课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现在可以流利交流,是大家的鼓励和帮助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第二次授课结束后,当地医生对谭敬赞不绝口,她也很开心,表示要把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让更多马拉维患者从中国医疗队传授的技术中获益。
2月23日,朱金文医师在马拉维首都利隆圭卡姆祖中心医院举办的脊柱外科培训班第3次培训讲座
截至8月15日,第10批中国援马拉维医疗队共进行讲座32次,参加人员1213人次。其中,朱金文的“脊柱外科培训班”系列讲座已完成13次,全程培训脊柱外科医生5人,总参加人数百余人次,该系列讲座仍在进行中,援助卡姆祖中心医院的中医针灸师张良,除了日常开展中医诊疗活动,还多次进行中医、中国文化故事讲座,并多次在其他单位举办的中国文化比赛中担任评委。
患者痊愈,感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陕西省第10批中国援马拉维医疗队自赴任以来,多次参加受伤、患病华人华侨的医疗救治工作,并在利隆圭、姆祖祖、布兰太尔等地为当地侨胞进行了义诊体检及健康宣教,为篮球比赛进行医疗保障等,还参加了“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马拉维孤儿健康活动,并为当地300余名儿童进行了免费义诊和物资捐助。医疗队还成为保障当地华人华侨健康的坚强后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陈太富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