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9-87214923 / 87251110
发表时间: 2022-12-29 16:04:41
作者: 陕西省老年健康服务中心(陕西老年健康报)
浏览:
通过三年的抗疫和坚守,新冠病毒已逐步变异演化成为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虽然感染后患病症状减弱,但传播力却大幅提升,感染率奇高。因此,感染后的对症治疗、正确用药就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自国家放开新冠疫情防控以来,第一波疫情冲击迅速袭来,身边大部分人被感染,而我也未能幸免,因工作原因也成为本轮新冠病毒感染者之一。起初全身发冷、浑身疼痛、咽干咽痛,当时按照官方居家治疗指南,相继服用解热止痛药、莲花清瘟颗粒、抗病毒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谁料用药三天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咽喉吞刀片样疼痛,连喝水吃饭都无法下咽。头痛、牙痛、两耳心也痛、甚至连头发梢都不敢摸,同时,最让我不解的是我的胃内总感觉像含了薄荷糖一样冰凉冰凉的感觉,需不停喝热水并按住胃腹部方感稍微舒缓一会儿,我是辗转反侧满床翻滚,到处找不到舒适的体位,当时的阵势用语言的确已无法形容。
突然急中生智,产生尝试违背官方居家治疗指南方案的治疗决心,速拟药方一个:桂枝12g,白芍15g,葛根12g,川芎15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细辛6g,甘草6g,生姜6g,大枣2枚。随即买来两剂,喝了一剂药的头煎后半小时,立感全身舒适、疼痛全消,几天来难得有精神还坐沙发看了两集电视剧,晚上也终于能安稳睡着觉了。第二天又把前晚头煎过的药再次两煎后服用,效果更神奇,80%的病症全消失了,只仅仅余有咽喉干痒、咳嗽、稍伴头痛。于是,守其原方再增买了一剂:蝉蜕6g,吴茱萸6g,高本10g,再服后效果特别好,现在基本症状全消,只余乏力口淡无味。
令我不解的是,从我发病到现在前前后后折腾一周了,病症没有一点点化热的迹象出现,这让我不由得深思考虑起来。
新冠病毒在经过三年千变万化的变异过程,已经妖身一变,由早期的风温疫毒转变成了阴险狡猾的阴寒之邪,给人多展现假象而蒙蔽我们的双眼误导我们的判断。
所以,我决心很快行动起来,特此公布于众,让更多的医务同仁和人民大众认清新冠病毒的真实现状,及时解救人民于新冠疫情之苦难之中,既可以为国家节约药材,又可以为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节约患者就诊资金,重要的是及时遏制病情发展,使得肝肾免受损伤而造成不良后果。
亲身体会浅析:现在的新冠病毒纯属阴寒疫毒,绝对不能清热解毒,伤人阳气(正气)。如若按照官方的指南观点,现在的新冠病毒属风温疫毒,但这次感染新冠病毒致病后,病人多以发热恶寒,浑身疼痛、咽干咽痛、咳嗽咯痰、头痛恶心等症状出现,虽发热但常发冷畏寒,咽喉疼痛但服用清热药却无效果,分明全是假象。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新冠病毒纯属风寒湿疫毒所致,故需散寒除湿,立能奏效。
按照中医学说,外为阳,内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气在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外卫机能。阴精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为阳气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表阳气永远守护着体内脏腑(阴)的正常活动,使其能生生不息的运转工作。然而,一旦阳气受损,病邪就会趁虚而入中招致病。火在人体属阳气,是人体的剽悍之气,具有抗御外邪的功能,万不可错伤之。我从医多年来一贯主张清火宜少清而不过之,尽可能要做到护阳固阳为准则。一旦滥用清热解毒(清火药),伤其肾阳,疾病就会立即转化加重使阴气缠身,症状恶化。万物生长靠太阳,有太阳滋润普照,禾苗就会茁壮成长。人也一样,只要阳气充沛,就会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所以,现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主张的清热解毒,实属伤人阳气损人肝肾之举。本人郑重呼吁快快停止这个误区吧!!!
我认为诊治原则:四诊合参、辩证施治。
随附上我的治疗方如下:
一、风寒束表,麻黄汤主之:(生麻黄12g,杏仁10g,桂枝12
g,荆芥10g,防风10g,生姜6g,甘草6g。)
如若身痛重,不咳嗽者,则选荆防败毒散。
二、风寒袭肺,三拗汤主之:( 生麻黄12g,杏仁10g,
甘草6g,射干10g,蝉蜕9g,荆芥10g,干姜6g。)
三、气虚营卫不和,桂枝汤主之:(桂枝15g,白芍15g,云苓10g,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干姜6g,大枣2枚。)
四、寒湿在表,脾湿不化者,藿香正气散主之:(藿香12g,陈皮10g,半夏6g,厚朴10g,云苓10g,桔梗6g,白术12g,苏叶10g,甘草6g,苍术12g。)
五、如若寒郁日久化热伤及肺胃,麻杏石甘汤主之:( 生麻黄12g,杏仁10g,生石膏15g,芦根15g,桂枝6g,前胡6g,白茅根15g,甘草6g。)
最近我已用此法医治好很多患者,一剂见效,两剂症消而止。
特此告知,只愿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医者仁心,解除病痛,守护健康!
(武玉祥)